学校景色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拥有法学博士后流动站,法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共1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法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1个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的法学理论学科在“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先后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评为省重点学科,诉讼法学学科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评为“十一五”省重点学科。2007年,法学理论学科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法学院成立南京师范大学于1986年在原政治教育系下创建法学教研室,开展法学教学科研活动;
1994年5月,为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建设对高素质法学专业人才的需要,学校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院系结构,在原政治教育系法学教研室、德育教研室法学教研组和马列部部分教师的基础上,成立经济法政学院法律系;
2001年3月,为适应法学学科的发展需要,经济法政学院法律系独立组建为法学院。
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71人,其中教师54人,行政人员17人。教授25人,副教授20人,博导21人,硕导44人,博士(含在读博士)45人。一批教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作出了突出了贡献,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学科带头人公丕祥教授荣获首届“全国十大青年法学家”(1995)、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6年)等荣誉称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选,并当选为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李浩教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为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6年);张国平教授荣获首届“全国十佳律师”称号;龚廷泰教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李力教授获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奖。另有3人荣获首届“江苏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称号,1人荣获“全国教学名师”及“江苏省教学名师”称号,1人获“江苏省五四青年奖章”,1人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选,1人入选第二层次培养人选,2人入选第三层次培养人选,1人获江苏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称号,理论法学学科的教师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师群体”的集体荣誉称号(2000年)、诉讼法学科教师获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2002年)。
【名师介绍】
蔡道通1、蔡道通
介绍:蔡道通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分获法学学士学位、法学硕士学位与法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曾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以及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选。科研方面获得省政府三等奖一次,市厅级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
主要教学与科研领域:刑法学、犯罪学、刑事政策学,在《法学研究》、《刑事法评论》、《中国法学》、《公法》、《法学》、《法学家》等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
2、陈爱武
介绍:1967年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7月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2002年、200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分别获诉讼法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民事诉讼法学、家事审判制度、仲裁法学。近年来,在核心期刊及其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代表性著作有:《人事诉讼程序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家事法院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主编教材:《现代仲裁制度》(第二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代表性论文有:《家事调解:比较借鉴与制度重构》、《婚姻无效之诉若干问题研究》、《检察机关参与人事诉讼研究》等等。曾参与起草《江苏省“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近年来,已经主持完成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家事诉讼程序研究”,司法部课题“比较法视野下的家事法院”(06SFB5022)。主持的项目是中国法学会部级研究项目“家事调解的理念与实证”(CLS—D0966)。2006年、2007年、2010年分别有论文和专著获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婚姻法学研究会论文和著作类成果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2]
学校景色法学院下设理论法学教研室、宪法与行政法学教研室、民商法学教研室、刑法学教研室、经济法学教研室、诉讼法学教研室、国际法学教研室等7个教研室,并设有法制现代化研究中心、现代司法研究中心、民商法学研究所、宪法与行政法研究所、中德知识产权研究所、保险法研究所等6个科研机构,另设有院务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继续教育办公室、科研与研究生教育办公室、中美合作MCJ项目办公室、法学专业图书馆等行政辅助机构。
学院设有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商法学、刑法学、中国法制史、国际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私法学、知识产权法学、证据法学、律师与公证实务等学科。
南师大法学学科通过20多年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法学院拥有法学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法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下含1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同时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并设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03年)和法学本科专业(含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两个专业方向)。
李力院长:李力
院党委书记:眭鸿明
副院长:李建明、刘敏、朱宁
院党委副书记:缪锐锋
院长助理:马晓燕
党委委员会
成员:李力、 缪锐锋、 眭鸿明、 刘俊、石 岚、 张 镭、 黄小晶
党委书记:眭鸿明
党委副书记: 缪锐锋
党委秘书:黄小晶(兼)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学生暑期调研“新农合”[3]
暑假期间,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新农合”调研小分队走进南京市老虎桥社区杨柳新村,在社区中具体了解“新农合”的基层实施情况。
同学们了解到,南京市的“新农合”前期参保缴费每年都在变,2013年是550元,但是政府总会分担一部分,因此,除去政府分担的部分社区,每位居民2013年参保需缴费140元,而且社区又会帮村民分担120元的费用,村民实际缴纳的费用隻有20元。在老虎桥社区分担村民部分参保费的情况下,尽管这些年来市裡要求的参保费随着医疗费的增加一直上涨,老虎桥社区村民的实际缴费一直都是20元。经过调研,同学们感到,“新农合”确实解决了村民看病花费高、看不起病的问题。
母校额,毕业了以后都没回去过呢。哈哈,惭愧,所以印象停留在4年多前呢。学校教育质量一般,基本考上本科的都是二本的。平时文娱生活还是蛮丰富的,就是读书抓的不紧,导致前2年没好好学,最后一年薄发不起来,班级